6月3日,復興圩農場湖羊分場300畝連片魚塘迎來新成員——310萬尾鯽魚苗正式投放,開啟“養殖之旅”。這標志著復興圩農場在探索特色養殖、推動產業升級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。
復興圩農場東臨高郵湖,三面環水,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造就了良好的水質與優越的水產養殖條件。近年來,農場大力推進特色產業發展,水產養殖成為重點發力領域。此次投放的鯽魚苗來自中興鯽魚苗養殖項目,是農場推進特色養殖的重要舉措。
為確保魚苗順利投放及后續養殖安全,農場做了大量準備工作。主要領導帶領養殖技術員前往龍頭企業和周邊養殖大戶考察學習,外聘水產養殖專家,學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,并達成合作意向。依托龍頭企業技術支撐和銷售市場,農場專注于前端養殖環節,有效降低了養殖風險。
在魚苗采購環節,養殖技術員嚴格把關,從眾多供應商中挑選出品質優良、規格整齊的鯽魚苗。投放當日,現場一片忙碌,養殖工人小心翼翼地將魚苗倒入池塘,技術人員則密切關注投放情況,檢測水質,確保魚苗在最佳環境中生長。
養殖技術員田有祥介紹:“這片魚塘總面積300畝,養殖面積260畝,我們計劃總投放量600萬尾鯽魚苗。今天第一批投放了145畝,規格在500至800尾/斤,共310萬尾。去年試養20畝,最高畝產達1300斤,我們對今年的養殖充滿信心。”談及發展路徑,田有祥表示:“今年我們將繼續推行鯽魚苗套養南美白對蝦的生態混養模式,這種互補型養殖能進一步提高畝均收益。”
農場還制定了完善的養殖管理方案,投資60萬元采購養殖設施設備,爭取政策資金40多萬元改造塘口基礎設施,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監測水質和魚苗生長狀況,并定期邀請專家進行魚病防治指導。
繼5月初30萬尾加州鱸魚苗投放后,此次310萬尾鯽魚苗的加入,進一步擴大了農場水產養殖規模。截至目前,復興圩農場水產集體養殖面積已達395畝。未來,農場將推進智慧漁業系統建設,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水質在線監測和自動投餌機智能調控,預計可提升養殖效率30%以上。按照規劃,農場將以鯽魚養殖為突破口,逐步形成規模化、標準化、產業化的養殖模式,推動特色產業取得顯著成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