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夏”時節,在連云港市海州區,崗埠農場王衛生產區里收割機穿梭割麥,云臺農場秸稈拾撿機與打捆一體機轟鳴聯動,新壩鎮麥田里鋒利的割臺精準“吞入”成熟麥稈……海州區統籌農機調度、強化精準服務,以科技賦能為引擎高效推進“三夏”作業。
海州區30.3萬畝小麥開鐮以來,正加速推進“三夏”生產,預計6月中旬完成收割。為確保夏糧歸倉、秋糧穩產,海州區統籌136.8萬元實施單產提升行動,構建“技術+機械+數據”三維保障體系。30余名農技專家與鎮街人員組成“田管家”服務團開展田間指導,通過技術培訓、鄉村廣播等方式將科學種田知識送到農戶手中。“三夏”期間全區約投入1300余臺聯合收割機、144臺烘干機(單次烘干6000噸)、230臺無人機組成機械化隊伍,農機監理部門開辟“綠色通道”檢修機械,確保“零故障”上陣。氣象與農業部門聯動啟用衛星云圖監測,實時預警信息直達農戶手機,讓“看天吃飯”變為“知天而作”。
崗埠農場6.4萬畝小麥全面進入收割期后,農場為提高收割效率,新引進4臺凱斯大型收割機,并從外地調配26臺大型收割機,投入各類農業機械近400臺套。新引進的數字化烘干設備,大幅提升了糧食烘干存儲能力,4條烘干線日烘干量達1500噸,第5條烘干線即將投入使用,單條日烘干量1200噸,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糧食損耗。在云臺農場,同樣展現出科技助農的強大力量。智能監測站內,土壤墑情鹽分監測儀、遠程蟲情測報燈、無線氣象站等物聯網設備24小時運轉,實時采集田間數據,通過云端平臺實現遠程監控。技術員通過手機客戶端即可掌握農田狀況,制定精準的灌溉、施肥和病蟲害防治方案。
在位于新壩鎮魏口村的海州區無人化農場移動式育秧中心,三條銀灰色生產線飛速運轉。智能輸送帶送來營養基土,精量播種機簌簌布種,覆土裝置快速蓋土,霧化水霧與紫外線同時消殺。機械臂靈活抓取,轉眼間,秧盤已碼放得整整齊齊。江蘇海州農發集團連云港益之農農業有限公司技術員張津喬介紹:“我們育秧工廠配備了智能物聯網控制系統,它就像一個‘智慧管家’,能夠依據環境參數,對溫室的天窗、風機、濕簾等設備進行綜合調控,確保秧苗接收的光、熱、水均勻適度,大大提高了秧苗的標準化程度。”作為全省首個5G+無人農場示范基地,新壩鎮魏口村9000畝智慧農田依托北斗定位,無人收割機作業精度達±2.5厘米,效率提升20%。工作人員一鍵啟動即可完成收割全流程,帶動周邊農戶畝均增產5%-10%。
江蘇廣電連云港中心站記者丨仲啟飛
通訊員丨劉靜 徐衛 吳成瑤 李易聰